过去三周的时间,完全被“封锁”在小区内,无法出门,无法再回到办公室办公。简单回顾下这三周的经历,不论过程如何,我相信所有人都经历了一个很不堪的防疫过程。
9号中午得知了小区将会因为疫情封锁的消息,虽然已经知道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度,但是经历过2020上海疫情封锁的都未曾意识到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而我也一样,抱着一丝侥幸,认为可能大部分人都会建议居家防疫,上班出行等不会收到太多的影响。
然而一切来的太快,从小区附近不断出现无症状感染者,到同小区不断出现,人数从个位数上升到两位数,甚至同一个街道的数字再连续三四天内已经升至三位数。同样封锁的手段也不断升级,从禁止出小区,到逐渐开始按照楼栋进行封锁。
感受一:失去信心。
疫情发布会虽然还是每天都在开,疫情防疫手段不断强化,虽然没有公布封城两个字,但是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一次的遥遥不可期,从48小时变成无数个48小时,我们不知道防疫部门是如何做预判的,但是在封锁长达10多天的地区内还能不断有新增,就足以看到这次防疫从细节上的疏漏。
我们从开始讨论解封后如何,已经到了讨论防疫本身,更多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了防疫中,或者被防疫影响着。而防疫部门始终都在坚持清零,我们对此的所有表达都藏在了微博的评论区和抖音的评论区。
感受二:普通人的无助。
谁能想到上海买菜会成为难题,即便是2020年初,一切供应都未曾像今天这样混乱不堪。造成这一切的根本不是供需的失衡,也不是无法供应,而是防疫手段的过度干预和政府的封锁,导致很多原本的供需通道被无情的一刀切段,大家只能花更高的价格去买菜,甚至菜品质量差到无法想象。
我就在美团上花高价买回了长了毛的橙子和已经软烂的番茄。
而疫情发布会上不断强调保供,但是我们看到了70多元的大白菜,也看到了几十块钱的上海青。
虽然不断有小区居民收到政府的保供蔬菜,但是抖音和微博上的信息量来看,更多的普通人在花着高价买低品质菜,甚至很多人买不到菜(日常生活需要买3-5样蔬菜的,现在只能买一样或两样)
感受三:死亡
老人重症无法得到救助和治疗,救护车的迟到;
接连跳楼的案件
护士在转院途中去世
…
但是死亡在防疫的混乱里,变得很渺小,渺小到隔天就已经没有人讨论和在意,大家群里更多讨论的是如何团购蔬菜。
死亡因为防疫变的成了飘渺的事情,而防疫不就是要防止病毒的传播和造成的疫情重症么?
我们无法准确判断防疫手段的优劣,但是我们能真切体会防疫过程中作为普通人被社会对待的那种感受,无论是冷漠热情还是辛酸劳累,甚至是死亡。